《守株待兔》读后感——四年级
《守株待兔》是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从此便守在树旁,期待再次得到兔子,结果却一无所获,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守株待兔”这一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故事中的农夫,因为偶然的运气得到了一只兔子,便误以为这是常态,从此放弃了勤劳的耕作,整日守在树旁等待,这种想法和行为让我深感不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许多人像这个农夫一样,因为一时的幸运而放弃了努力,寄希望于不劳而获呢?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守株待兔”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它违背了劳动的原则,农夫原本勤劳耕作,却因为一次偶然的运气而放弃努力,这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它忽视了事物的规律性,兔子撞树而死是一个偶然事件,并不能代表兔子会经常这样死去,农夫却将这一偶然事件当作必然,这显然是错误的。
这个故事还让我认识到,成功往往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农夫因为放弃努力,最终一无所获,这正是他自食其果的结果。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以此为鉴,珍惜每一次机会,努力奋斗,不寄希望于不劳而获,也要学会辨别事物的规律性,不因一时的幸运而迷失方向,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追求。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明白了“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含义,更让我懂得了成功需要努力,需要坚持的道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牢记这个故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那个守株待兔的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