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5-8回读后感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著称,我阅读了这部小说的第5-8回,深感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这几回中,吴敬梓通过对儒林中各种人物的刻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我最感震撼的是第5回“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原本是一个贫寒的书生,为了科举考试,他忍受了无数的屈辱和磨难,当他终于中举之后,却变得疯狂、自私,甚至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也毫不留情,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科举制度对人的扭曲和摧残,使人们为了名利而丧失了人性。
第6回“王冕进京”则讲述了一个才子王冕的悲剧,王冕才华横溢,却因出身低微而备受歧视,他进京赶考,本想一展才华,却因种种原因而落榜,王冕的遭遇让我深感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同时也让我对那些在困境中仍坚守信念的人产生了敬意。
第7回“杜少卿游园”描绘了一个放荡不羁的文人形象,杜少卿才华横溢,却不愿为官,选择隐居山林,他的生活虽然清贫,却充满了诗意,杜少卿的形象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文人应当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而不是为了名利而迎合世俗。
第8回“马二先生访友”则讲述了一个虚伪的文人马二先生的故事,马二先生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自私自利,他的虚伪让我对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道德败坏的人产生了厌恶。
通过阅读这几回,我深刻地认识到,《儒林外史》不仅仅是一部讽刺小说,更是一部揭示社会现实的巨著,吴敬梓以尖锐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使读者在欣赏小说的同时,也能反思现实,这部小说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儒林外史》5-8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文人应当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而不是为了名利而丧失人性,它也让我对历史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这部伟大的作品将会永远流传下去,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