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尘世中寻一方宁静角落,翻阅汪曾祺先生有关云南的篇章,仿若踏入了一片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土地,那些灵动的文字,将云南的山川风物、人情世故娓娓道来,让人沉醉其中,感慨万千。
汪曾祺笔下的云南,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他写昆明的雨,“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那“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的时节,昆明的雨季来得畅快淋漓,菌子是雨季的馈赠,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格调也比牛肝菌高,还有那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读着这些文字,仿佛能看到菌子们在湿润的土地上破土而出,带着泥土的芬芳,被摆放在集市的摊位上,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雨水顺着屋檐滴答滴答落下,打湿了青石板路,也润泽了人们的心田,这雨,这菌子,构成了昆明独特的雨季记忆,让人心生向往,想去亲身感受那雨中弥漫的诗意与生活的烟火气。
云南的风土人情在汪曾祺的笔下更是鲜活生动,他写西南联大,那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岁月,联大的教授们,如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等,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以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为学生们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联大的学生们,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怀揣着梦想,努力求知,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如跑警报、泡茶馆等,都被汪曾祺描绘得妙趣横生,跑警报时,人们带着各种家当,有提着马扎的,有抱着小说的,在山坡上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空袭,泡茶馆则是学生们的日常,大家在茶馆里看书、聊天、讨论学术问题,茶香与书香交织,构成了联大独特的文化风景,通过汪曾祺的文字,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与理想的时代,感受到了西南联大独特的魅力。
汪曾祺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也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他写傣族人的生活,那竹楼、那孔雀舞、那泼水节,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傣族人爱水,他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泼水节时,男女老少相互泼水,寓意着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迎接新的开始,人们在水中欢笑、嬉戏,那欢乐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汪曾祺还写了彝族的火把节,火把照亮了夜空,人们围着篝火跳舞,歌声、笑声在夜空中回荡,这些描写,让我们对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读汪曾祺云南散文,不仅仅是欣赏文字之美,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他让我们看到了云南这片土地上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在他的笔下,云南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地名,而是一个充满故事、充满情感的地方,他用文字为我们搭建了一座通往云南的桥梁,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去领略那别样的彩云之南,读完这些篇章,心中满是对云南的向往,渴望有一天能踏上那片神奇的土地,亲身去感受汪曾祺笔下的美好,也对汪曾祺先生充满了敬意,他以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笔触,将云南的点点滴滴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与力量,这一场与汪曾祺云南散文的邂逅,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
标签: #汪曾祺云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