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上如同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流星,划过《水浒传》那片波澜壮阔的天空,读完关于李逵的篇章,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李逵初登场时,那形象便令人过目难忘。“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李逵真勇悍,人号铁牛儿。”施耐庵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活生生的“蛮牛”形象,他身材粗壮,皮肤黝黑,眉如赤黄的刷子,双眼布满血丝,发怒时头发根根竖起,宛如恶兽,这样的外貌,一看便是个天不怕地不怕、充满野性的人物。
李逵的性格更是鲜明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他生性鲁莽,行事全凭一股冲动,在江州劫法场这一情节中,充分展现了他的莽撞,宋江被押赴刑场,他二话不说,抡起双斧便杀将进去,全然不顾自身安危,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便砍,整个场面一片混乱,他的鲁莽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最终成功救出宋江,但也险些酿成大祸,他的这种鲁莽,有时看似是一种勇敢,但细细想来,更多的是一种不计后果的冲动,这也为他日后闯下不少祸事埋下了伏笔。
李逵的鲁莽之下,却有着一颗赤诚之心,他对宋江可谓是忠心耿耿,这份忠诚令人动容,宋江在他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宋江,他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宋江说要招安,他虽满心不愿意,但也只能默默听从,他的忠诚并非是出于功利,而是纯粹的敬仰与信任,在得知宋江强抢民女的消息后,他怒不可遏,甚至要砍了宋江,可见他对正义的坚守,当误会解除,他又立刻回到宋江身边,继续追随,这种赤诚之心,在那个尔虞我诈的江湖中,显得尤为珍贵。
李逵还是个疾恶如仇的人,他看不惯世间的不公与丑恶,一旦遇到,便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他最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的权贵和为非作歹的恶人,在梁山好汉们的诸多行动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对敌人毫不留情,他用自己的双斧,砍向那些他认为该杀之人,为梁山好汉们树立了一个勇猛无畏、敢于反抗的形象,他的这种疾恶如仇,让他成为了梁山好汉们中的一员猛将,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与敬佩。
但李逵也有着许多令人诟病的地方,他嗜杀成性,在战斗中常常滥杀无辜,他不懂得区分敌友,只要是他认为不顺眼或者妨碍到他的人,都会被他毫不犹豫地杀掉,在攻打祝家庄时,他就因为性急,不仅杀了不少无辜百姓,还差点坏了梁山的大事,他的这种嗜杀,反映出他性格中残忍的一面,让人在敬佩他的勇猛之余,又对他的行为感到惋惜与无奈。
李逵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从一个江湖草寇,成为梁山好汉,最终又随着梁山的覆灭而走向终结,他的命运与梁山紧密相连,他的性格也在梁山的经历中不断展现与变化,他见证了梁山的兴衰荣辱,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一个懵懂鲁莽的汉子到梁山英雄的转变。
从李逵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他既有勇敢、忠诚、疾恶如仇的一面,又有鲁莽、嗜杀、冲动的一面,他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那个时代江湖的残酷与复杂,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困境与诱惑面前的挣扎,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即使是像李逵这样的英雄豪杰,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他的形象更加真实、立体,让我们对他既爱又恨,既敬佩又惋惜。
读完李逵的故事,不禁想起那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李逵虽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的仗义、忠诚和勇敢却丝毫不输那些所谓的文人墨客,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江湖义气,什么是对朋友的不离不弃,他在梁山的日子里,或许没有太多的智谋和心机,但他的那份单纯与直率,却为梁山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李逵,这个梁山的“蛮牛”,他的故事将永远在《水浒传》的篇章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的形象也将深深烙印在读者的心中,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经典形象,他让我们明白,在那个充满血雨腥风的江湖中,勇敢、忠诚、正义这些品质是多么的珍贵,同时也让我们对人性的复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江湖世界的想象之门,让我们在历史与文学的长河中,领略到了别样的风采与魅力。
标签: #李逵水浒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