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龙应台的《目光》,我被她那深邃而又温情的文字深深打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部关于人生、亲情、友情、爱情的哲学思考。
这本书以龙应台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通过她与亲人、朋友、学生的书信往来,以及她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她对人性、社会、历史、文化等问题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在《目送》这篇文章中,龙应台通过描写自己送儿子上大学、送父亲去世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中重要时刻的感慨和思考,她用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让读者感受到了她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在《相信不相信》这篇文章中,龙应台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她对人性的怀疑和对社会的担忧,她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和自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越来越少,她呼吁人们要相信人性的美好,要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在《孩子你慢慢来》这篇文章中,龙应台通过描写自己与儿子的相处过程,表达了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和对教育的思考,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她呼吁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在《亲爱的安德烈》这篇文章中,龙应台通过与儿子安德烈的书信往来,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的共同追求,她认为,母子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沟通,更是思想上的碰撞,她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在《百年思索》这篇文章中,龙应台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她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她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创新,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目光》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温情的书,龙应台以她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人生中许多重要的问题,她的文字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反思。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寒色》,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龙应台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和感悟,她认为,家庭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亲情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关爱,她通过描写自己与家人的相处过程,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感激之情。
在这篇文章中,龙应台用“寒色”来形容家庭的氛围和亲情的温暖,她说:“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这段话让我深受感动,它让我意识到,成功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如何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
除了《寒色》,《目送》《相信不相信》《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百年思索》等文章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文章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深刻、有温度的龙应台,也让我对人生、亲情、友情、爱情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目光》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它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反思,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更加热爱生活,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不同的启示和收获。
标签: #目光龙应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