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救济,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末的悲哀。”鲁迅先生的文字,总是这般犀利且深刻,似一把手术刀,剖析着人性与社会的种种弊病,又似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迷茫者指引前行的方向,读罢《朝花夕拾》,我仿佛跟随先生的笔触,穿梭于他的过往岁月,品味着那些酸甜苦辣交织的记忆片段。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这部作品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人生长卷,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与人情世故,细腻地展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在书中,我们既能看到百草园里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那是一段充满生机与欢乐的日子,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还有那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也能感受到三味书屋中求知的艰辛与乐趣📚,寿镜吾先生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的戒尺和罚跪的规则,让年幼的作者心生敬畏,但在枯燥的学习之余,先生也会在课堂上入神地朗读,那摇头晃脑的模样,仿佛与书中的文字融为一体,给学生们带来别样的趣味,而作者与同学们在课间的嬉戏打闹,在书屋后面园中的寻寻觅觅,都为这段求学时光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书中还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长妈妈,这位质朴善良却又迷信唠叨的保姆,她为作者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时,那满是褶皱的双手递过来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藤野先生,那位严谨治学、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老师,他对作者的学业关怀备至,认真批改讲义,纠正解剖图的错误,他的教诲如明灯照亮了作者的学医之路,更让作者懂得了师者的无私与伟大。
鲁迅先生在回忆往昔的同时,也不忘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与反思。《琐记》中对洋务派办学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揭露,《二十四孝图》则借古讽今,抨击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这些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了旧制度、旧礼教的心脏,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腐朽,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自由与平等。
合上《朝花夕拾》,我仿佛从一场悠长的梦中醒来,心中满是感慨,这部作品不仅让我领略了鲁迅先生独特的文学魅力,更让我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明白,人生如路,有平坦,有坎坷;岁月如茶,有苦涩,有回甘,我们应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从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让我们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标签: #.朝花夕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