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节选》讲述了唐代诗人贾岛斟酌诗句的故事,读来令人深受启发😃。
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位名叫李凝的朋友,不巧朋友不在,他就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他一开始想用“推”字,觉得这样更能体现夜晚的宁静,仿佛僧人轻轻推开院门,没有惊扰到宿鸟,但又觉得“敲”字似乎更能突出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敲门声更能打破那份宁静,给画面增添一份动态感🤔,贾岛就这么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完全沉浸在诗句的斟酌之中,以至于冲撞了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
韩愈了解情况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和贾岛一起思考,最终认为“敲”字更佳👍,这一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古人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从这段文字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写作时认真思考、反复琢磨的重要性🧐,无论是写诗还是写文章,都不能敷衍了事,每一个字词都可能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只有像贾岛这样,对文字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执着的追求,才能创作出经得起推敲的佳作,我也明白了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对待问题也要有这种严谨的态度,多思考、多比较,才能找到最恰当的解决办法,就像解题时,一个步骤、一个思路的斟酌,都可能导向正确的答案。《推敲节选》让我在文学的感悟上又进了一步,也让我在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上有了新的思考🤗。
标签: #《推敲节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