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4.17读后感
我再次阅读了《论语》中的第4章第17节,感慨颇深,这一节的内容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句话让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孔子在这里谈到了对财富的追求,他认为,如果财富是可以追求的,那么即使是执鞭之士,他也会为之努力,这表明孔子并不排斥追求财富,但他更注重的是追求财富的过程和目的,如果财富的追求是正当的,那么即使身份卑微,他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孔子也明确表示,如果财富的追求是不正当的,那么他宁愿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为了追求财富而失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牺牲了家庭和友情,这让我深感惋惜。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仁”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为本,追求道德的完善,在这个意义上,财富的追求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追求道德的完善,正如孔子所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的初心,即追求道德的完善。
这句话还让我想到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价值观,在当今社会,许多人追求物质财富,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他们为了金钱而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牺牲了家庭和友情,这种追求方式让人感到悲哀,而孔子的话提醒我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内心的满足。
《论语》4.17这一节让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关注精神追求,不忘初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