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读书

读艾青乞丐有感,在苦难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tysppf.com310

艾青,这位中国现代诗坛的杰出诗人,以其饱含深情与力量的诗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与人民的苦难,他的《乞丐》,犹如一颗沉重而又闪耀的星辰,在诗歌的浩瀚星空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引发着读者深深的思考与感慨。

初读《乞丐》,一种扑面而来的沉重感便将我紧紧笼罩,诗中描绘的乞丐形象,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在北方/乞丐徘徊在黄河的两岸/徘徊在铁道的两旁”,简单的几句诗,便勾勒出了一幅凄惨的画面,乞丐们在寒冷的北方大地上流离失所,为了生存而艰难地挣扎,他们伸出的“污黑的手”,向行人乞讨着那一点点维持生命的希望,“痉挛的手/无力的伸着/张着/等待着布施”,这一个个细节,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痛着读者的心,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些乞丐们眼中的绝望与无助,感受到他们在生活的泥沼中苦苦挣扎的痛苦。

艾青对乞丐形象的刻画如此逼真,并非偶然,这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他亲身经历了那个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目睹了无数像乞丐这样的底层人民在苦难中煎熬,正如他在许多诗作中所表达的,他始终心系着那些饱受生活折磨的人们,试图用诗歌为他们发声,为他们呐喊,在《乞丐》中,他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乞丐们的悲惨境遇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让读者直面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残酷。

透过《乞丐》,我们能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战争的硝烟弥漫,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无数人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乞丐们成为了那个时代苦难的象征,他们的遭遇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生活的缩影,他们不仅要忍受饥饿与寒冷,还要遭受他人的歧视与白眼。“人们厌烦着,伸着指头/不耐烦地轰走他”,这看似简单的一句描写,却揭示了人性中冷漠的一面,在生存的重压下,人们变得麻木不仁,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这种冷漠,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乞丐们更加孤立无援。

在这无尽的苦难之中,艾青依然试图寻找人性的微光,尽管乞丐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了苦难,但他们身上依然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用固执的眼/凝视着远方”,那远方或许是他们心中的希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困境,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信念,这种精神,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人以鼓舞与力量,艾青也通过对乞丐的描写,引发了我们对人性的反思,当我们面对乞丐时,是选择冷漠地拒绝,还是给予一丝温暖与关怀?这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态度问题,更是对我们自身人性的考验,艾青用他的诗歌,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如何去关心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乞丐》堪称经典之作,艾青运用了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生动的形象,他没有过多的修饰与渲染,却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乞丐们的悲惨境遇。“痉挛的手/无力的伸着/张着”这几个动词的运用,将乞丐乞讨时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歌的节奏也把握得恰到好处,舒缓而又沉重,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相得益彰,每一句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击着读者的心灵,引发着读者的共鸣。

读罢《乞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当今这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苦难,不能忘记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我们应该从艾青的诗歌中汲取力量,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也要时刻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关注社会上那些依然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用我们的爱与关怀,为他们点亮希望的灯塔,让人性的光辉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闪耀🌟。

艾青的《乞丐》,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时代的记录,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忘历史,心怀悲悯,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让我们铭记这首诗,铭记那些在苦难中不屈的灵魂,让他们的精神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人性的花朵🌼。

标签: #艾青《乞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