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冯骥才先生的《苦夏》,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跟随作者一同经历了那酷热难耐却又蕴含深刻哲理的苦夏时光。
文章开篇便将夏日的炎热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若置身于那滚烫的世界之中。“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夏日从酷热到凉爽转变的瞬间,也为后文对苦夏的感悟埋下伏笔。
在作者眼中,苦夏并非仅仅是身体遭受炎热的煎熬,更是一种生命的历练。“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它们如同苦夏的酷热,看似让人难以忍受,实则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砺,当我们在困境中咬牙坚持,努力抗争时,我们的生命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就像夏日里那些顽强生长的植物,它们在烈日下舒展枝叶,汲取养分,尽管酷热难耐,却依然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我们又何尝不能像这些植物一样,在苦夏中坚守自我,让生命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呢?
作者在苦夏中领悟到了时间的珍贵。“夏日里最后一批花,便都在秋风中殉道似的壮烈地凋落了,时令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夏日的消逝如此迅速,让人来不及细细品味,便已迎来了秋的肃杀,这不禁让我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常常忽略了时间的流逝?总是在忙碌中错过许多美好的瞬间,等到回首时,才发现那些曾经的时光已悄然远去,苦夏让我们明白,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莫让时光在不经意间从指缝间溜走。
书中还提到了苦夏与人生的关系。“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作者将苦夏的经历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用文字表达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这让我认识到,人生中的挫折与苦难并非毫无意义,它们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成熟,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将苦难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便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苦夏》不仅仅是一篇关于夏日的散文,更是一本关于生命、时间与人生的启示录,它让我在这个炎炎夏日里,静下心来思考生活的真谛,我们不能总是抱怨生活的苦难,而应学会在苦难中寻找力量,珍惜时光,勇敢前行,正如作者所说:“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让我们带着对苦夏的这份感悟,去拥抱生活,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品味生命中的别样滋味💖。
标签: #苦夏读后感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