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的《母亲》,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却如潺潺溪流,流淌出一位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让每一位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至深至纯的母爱。
文章开篇,老舍先生便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母亲的形象:“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寥寥数语,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母亲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勤劳,操持着整个家庭,她每日早起晚睡,缝缝补补,做饭洗衣,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而深沉的,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她省吃俭用,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文中写道:“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斗气。”母亲的善良和无私,在这些琐碎的细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爱,教会孩子们要懂得关爱他人,懂得付出。
在老舍先生的记忆中,母亲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的,她不仅要照顾好家人的生活起居,还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但母亲从未抱怨过,她总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用坚强的意志支撑着家庭。“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这段文字,深刻地表达了老舍先生对母亲的眷恋和依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
母亲的言传身教,对老舍先生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勤劳、善良、坚韧和宽容,成为了老舍先生一生的宝贵财富,在母亲的影响下,老舍先生养成了勤奋努力、关爱他人的品质,这些品质伴随他走过了漫长的人生道路,使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正如老舍先生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读完《母亲》,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的母亲,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母亲们对子女的爱却是相通的,我的母亲,也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为了家庭,默默付出,辛勤劳作,用自己的爱呵护着我成长,在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鼓励我勇敢面对;在我取得成绩时,她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她的爱,如同阳光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
老舍先生的《母亲》,是一首赞美母爱的颂歌,它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平凡与伟大,让我们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深沉,这份爱,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不会因为岁月的变迁而消逝,它将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温暖、最珍贵的回忆,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健康长寿,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份至深至纯的母爱,用我们的爱去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
标签: #母亲读后感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