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丰子恺先生的《手指》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诙谐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手指们各具特色的形象以及它们之间既相互配合又各有长短的关系,读来令人深思,感慨万千。
文章开篇便点明了五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一开篇犹如醍醐灌顶,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团结就是力量。
作者分别对五根手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他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作者通过这些生动的事例,将大拇指吃苦耐劳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对这个看似平凡甚至有些笨拙的手指心生敬意。
食指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作者笔下的食指,仿佛是一个勇敢无畏、机敏灵活的战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默默奉献,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可他却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这一中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那些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令人不禁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作者对无名指和小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在某些特定时刻发挥独特作用的人或事物,告诉我们每个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哪怕再渺小,也不容忽视。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社会,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如同手指一样,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有的人像大拇指,朴实憨厚,默默奉献,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的人像食指,勇敢机敏,敢于担当,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解决问题贡献力量;有的人像中指,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在生活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而更多的人则像无名指和小指,看似平凡无奇,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
就像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任务时,需要每个成员的紧密配合,如果大家都各自为政,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团队必将一事无成,只有像手指们一样,团结一致,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在学校里,每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同学们有的擅长学习,有的擅长体育,有的擅长文艺,只有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共同进步,让班级变得更加优秀。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时,我们更应该像手指们一样,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当一方有难时,八方支援,大家伸出援手,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帮助困难的人度过难关,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不仅能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也能让我们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和喜悦。
《手指》这篇文章虽短小精悍,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让我们以手指为榜样,学会团结,在人生的道路上携手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篇文章围绕《手指》展开,通过对五根手指形象的细致分析,阐述了团结的重要性,并联系社会实际,深入探讨了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字数超过了1532字,希望符合你的要求,如果你还有其他想法或修改意见,欢迎随时告诉我。
标签: #读后感手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