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读书

品东北年俗,悟民俗魅力—读东北年俗有感

tysppf.com140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年俗各具特色,展现着一方水土的风情,最近阅读了《东北年俗》这本书,让我仿佛置身于东北那片广袤的黑土地,亲身感受了一场热闹非凡、别具一格的年俗盛宴,心中感慨万千😃。

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东北年俗的各个方面,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一个日子都充满了仪式感和欢乐氛围🎉,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人间善恶的日子,东北人家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灶,摆上糖果等供品,希望灶王爷能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几句,保佑全家平安顺遂,看着书中的描述,我仿佛能看到一家人围在灶台前,++地进行祭灶仪式的场景,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飘向天空。

进入腊月,东北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杀年猪是东北农村一项重要的年俗活动🐷,那热闹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村气息,几户人家联合起来杀一头大肥猪,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猪被杀后,滚烫的开水浇在猪身上,褪去猪毛,开膛破肚,分割猪肉,那新鲜的猪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一部分猪肉会被腌制起来,做成美味的腊肉,留着过年吃;另一部分则会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共享这丰收的喜悦,这种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共享美食的传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东北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善良。

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挂上喜庆的红灯笼🏮,把家里打扮得焕然一新,上午,一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年夜饭,东北的年夜饭那叫一个丰盛,各种美味佳肴摆满了桌子,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饺子不仅寓意着团圆,还象征着财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有的还会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就代表着来年有好运,当夜幕降临,鞭炮声此起彼伏,绚丽的烟花照亮了夜空,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饭后,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这小小的红包,承载着长辈对晚辈深深的关爱和祝福,看着书中描写的这些场景,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些温馨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让人倍感温暖。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地起来,穿上新衣,去给长辈拜年🧧,见面后,一句句“过年好”“恭喜发财”,传递着浓浓的祝福,孩子们则会挨家挨户地串门,长辈们会给孩子们发糖果、瓜子等零食,孩子们的口袋被塞得满满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东北,拜年还有很多讲究,比如要先给家族中的长辈拜年,然后再去邻居家,这种传统的拜年方式,不仅增进了亲戚邻里之间的感情,还传承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这一天,东北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大街小巷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传统的宫灯、生肖灯,还有造型各异的现代花灯,让人目不暇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赏花灯、猜灯谜,感受着节日的欢乐氛围,除了赏花灯,吃元宵也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元宵寓意着团圆,软糯香甜的元宵,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看着书中描绘的元宵节热闹场景,我仿佛能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看到那璀璨的花灯在夜空中闪烁,感受到那浓浓的节日气息。

读完《东北年俗》这本书,我对东北的年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东北年俗不仅仅是一系列的传统活动,更是东北人民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人们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体现了东北人民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在这些年俗活动中,人们通过相互交流、互帮互助,增进了亲情、友情和邻里情,营造了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年俗可能会逐渐被淡化,但它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却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东北年俗文化,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也可以将东北年俗中的优秀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新年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东北年俗文化。

让我们一起在东北年俗的魅力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让年俗文化的火炬在我们手中代代相传,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愿每一个人都能在浓浓的年味中,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温暖,度过一个又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标签: #东北年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