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读书

读后感—论周瑜的英雄本色

tysppf.com2210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巨著,以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英雄豪杰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周瑜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读完《三国演义》后,我对周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小说中,周瑜被描绘成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人物,他与诸葛亮之间的斗智斗勇,更是成为了千古佳话,在历史上,周瑜的形象却并非如此,他是东汉末年东吴名将,他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他自幼与孙策交好,兴平二年(195 年),周瑜率领部曲家兵数千人奔赴历阳,协助孙策征战,成功占领历阳,孙策大喜,对周瑜说:“我有了你,事就成了。”周瑜随从孙策在江东先后打下秣陵、湖孰、江乘等地,赶走扬州刺史刘繇,占据他的治所曲阿,之后,周瑜又率军进攻樊能、于糜,在牛渚大破张英,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建安五年(200 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建安七年(202 年),曹操责权送质,周瑜劝谏孙权扣留来使,果断拒绝曹操的要求,建安十三年(208 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 年),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 年)病逝于巴丘,年仅 36 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周瑜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在东吴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帮助孙策打下了江东的基业,还在孙权即位后,为东吴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二分天下”的战略构想,为东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小说中,周瑜却被描绘成一个心胸狭隘、嫉妒贤能的人,他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而多次设计陷害他,在“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等情节中,周瑜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情节虽然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但却与历史上的周瑜形象不符。

周瑜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他虽然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但并没有因此而对他进行陷害,相反,他还曾多次向孙权推荐诸葛亮,希望他能够为东吴效力,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与诸葛亮联手抗曹,展现了他的大局观和胸怀,他不仅没有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而心生嫉妒,反而对他的才能表示赞赏,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周瑜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历史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在东吴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大度和胸怀也为后人所称道,我们应该以客观、全面的态度看待他,而不是被小说中的情节所误导。

评价维度
人物形象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气度不凡、有勇有谋、心胸宽广
军事才能帮助孙策打下江东基业,帮助孙权稳定局势,提出“二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领导能力善于用人,能够团结部下,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政治智慧能够审时度势,根据形势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
个人品质大度、宽容、诚实、正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周瑜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历史人物,他的军事才能、领导能力和个人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以周瑜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标签: #三国演义读后感表扬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