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圆明园,仿佛踏入了一段凝固的历史,每一寸土地、每一块残垣断壁都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这座曾经的万园之园,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记忆,有荣耀,更有伤痛,观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万千。
圆明园,这座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皇家园林,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建筑精华,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园内的建筑风格各异,既有气势恢宏的宫殿楼阁,又有清幽雅致的江南水乡园林,还有充满异域风情的西洋楼,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交融。
“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毗连,通称圆明三园,周围约十余公里,建筑面积达十六万余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曾经的这里,是一片繁华的景象,湖光山色间,雕梁画栋错落有致,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无数的诗篇,达官贵人在此流连忘返,这一切美好的景象,却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付之一炬。
当我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看着那些残垣断壁,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那冲天的火光,那弥漫的硝烟,仿佛就在眼前重现,英法联军的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是对中华民族尊严的侮辱,他们贪婪地掠夺着园中的珍宝,将这座艺术的殿堂洗劫一空,能带走的统统带走,带不走的就肆意破坏,无数的文物瑰宝就此流失海外,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座园林的消失,更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史的缩影,它时刻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中国因为闭关锁国,国力衰微,无法抵御列强的侵略,这一段历史,是我们民族的伤疤,每一次触碰,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疼痛,但同时,它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奋发图强,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虽然圆明园的大部分建筑已化为废墟,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却永远不会磨灭,它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每一块残石,每一片瓦砾,都见证了中国曾经的辉煌与苦难,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圆明园的伤痛,铭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中吸取教训,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拥有坚实的后盾,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才能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我们也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圆明园虽然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但它依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感受它的魅力,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我们才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让后人也能领略到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
走出圆明园,我的心情依然沉重,但我知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不能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中,而要勇敢地面对未来,让我们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的教训,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那时候,我们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历史的过去👊。
观圆明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厚重与责任的重大,它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平,奋发图强,我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带着这份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标签: #观圆明园读后感